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資方錢淹腳目





 馬英九,你的六三三謊言呢?





 

短 評-工作不只是為薪水
2012-09-02 01:27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暑假是畢業季,通常也是失業季。因為大批畢業生走出校門開始找工作,但就業市場卻僧多粥少。找工作總是需要時間,短期內找不到不必氣餒;可是也要注意,不要讓自己一直閒耗著等待最完美的爽缺出現。

     有不少社會新鮮人待業超過半年甚至更久,他們不見得完全找不到工作,只是不肯屈就不夠好的條件,尤其對薪水的期待與老闆願意給新人的待遇往往有差距。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因此批評現在的年輕人缺乏熱忱和使命感,嫌薪水低而選擇待業,並認為如果用傲慢的心態找工作當然找不到。

     其實一個工作機會包含了許多意義,除了薪水之外,還可以從中學習工作技能與人際技巧、累積工作成績與人脈、與社會互動、獲得自我滿足等等。薪水多寡固然重要,但不應該是唯一的考慮因素。職場不是只有走眼前的這一、二步而已,未來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是要選擇一條愈走愈窄、很快就到盡頭的路,還是替自己經營出更大的、可長可遠的發展空間,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課題。

     老闆都喜歡積極進取、聰明優秀的員工,「能力」與「態度」是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社會新鮮人沒能力至少也要有態度,才能爭取到培養自己能力機會。這種經營自我的人生態度,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責任,不是政府、父母或老闆的義務。


***

嚴長壽:若初期無薪 也要爭取工作
2012/08/31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指出,現在企業界常感嘆找不到人,但很多年輕人抱怨薪水太低,且找工作也不積極。他說,年輕人不應「待業消極、被動」,如果是他「不會停一天」,即使剛開始沒有薪水,也會爭取工作機會。

教育部昨天擴大部務會報,邀請嚴長壽演講,主題為「我的台灣想像」。嚴長壽說,媒體報導企業找不到人,但他看到網上回應沒有一則是說「不在乎待遇,如果有機會要加強自己」的言論,多是「薪水只給兩、三萬,期待我做什麼?」

嚴長壽說,「如果年輕人都用這麼傲慢、自負、根本沒有心要找到工作的態度,怎麼會有未來?」

只有高中學歷的嚴長壽在美國運通從傳達員做起,五年內升為總經理,當時僅廿八歲,卅二歲當上亞都麗緻飯店總裁。為什麼辦得到?他說,因為「有目標,熱忱、積極」,這樣的態度一生都沒有放棄。但他觀察,現在年輕人缺乏使命感。

對於年輕人「待業」的態度,嚴長壽覺得太消極。他說,基金會也有一些年輕人前半年沒有拿到錢,「但做了三到六個月仍有耐心、熱忱,就是終身可以雇用的年輕人。」

嚴長壽說,年輕人對工作不積極的態度,與台灣教育內容與理念有關,因為只教學生考試,不以其他方式評量學生,學生讀書就好,不必學做人,這是不對的。

至於教育部表示為縮短和業界的差距,將加強學生到業界實習。但嚴長壽認為,學生只到業界實習,「不足以把台灣帶向未來。」

他以熟悉的飯店領域來說,走遍台灣學餐飲仍然不足,因為中國大陸上海有更多更棒的飯店,引進國際最一流的管理經營理念和人才,比台灣所有飯店檔次都還要高,但台灣並未引進。

嚴長壽認為,現在競爭也沒有範圍,如果人才要跟全世界競爭,就不能只在台灣學習,一些基礎功夫或許可以,但愈是菁英的領域,就一定要從更高的層次去觀察,教育者要出國吸收、了解,才能走在尖端。


***


3034歲 平均年所得55.6

青年貧窮問題加速惡化!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去年未滿三十歲的所得收入者平均年所得僅四十一.六萬元,三十五至三十九歲平均年所得六十五.七萬元,均不如十五年前水準;三十至三十四歲的年輕人更慘,平均年所得五十五.六萬元,不僅較前年大減兩萬多元,並創下近十七年來新低。台灣年輕人所得收入大倒退,成了「青貧族」。
10年平均所得 停滯不前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所得收入者」包括受雇者、自營作業者及無業家庭經濟戶長等。去年所得收入者一三三七.三萬人,平均名目所得收入六十一.一萬元(未計算通膨),低於前年的六十一.五萬元;近十年來所得收入停滯不前,維持在六十至六十二萬元上下波動,甚至有倒退的情況。
主計總處官員認為,去年受雇人員報酬仍增加,但自營作業者的收入減少,可能是小生意較以往難做;此外,無業家庭經濟戶長也算是所得收入者,而受到高齡化社會影響,退休人口愈來愈多,這些人經常性收入較少,應是所得收入者平均所得減少的原因之一。
未滿30歲 每月不到3萬元
主計總處資料也顯示,年輕人所得倒退情況愈來愈嚴重,去年未滿三十歲的所得收入者一七七.二萬人,平均所得收入僅四十一.六萬元,居各年齡層之末,且不如一九九七年水準;扣掉非消費支出(稅費、利息支出等)後,平均可支配所得僅三十五.八萬元,等於每月不到三萬元。
另外,三十至三十四歲所得收入者一五二.三萬人,去年平均所得收入五十五.六萬元,不僅低於前年的五十七.七萬元,甚至是一九九五年來新低;三十五至三十九歲所得收入者一四四.五萬人,平均所得六十五.七萬元,雖略高於前年的六十五.六萬元,但仍不如一九九七年水準。
對此,主計總處官員認為,由於國內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很多年輕人唸書唸到二十五、六歲甚至二十七、八歲,投入就業市場的時間延後,而剛出社會薪資一定不高,因此,這幾年青年的所得收入未增加,此現象將成為長期趨勢。
「高學歷不就」青貧病灶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年輕人延遲就業是為了培養更高的人力資本,就算三十歲以下收入倒退,三十歲以後薪水應該更高才對,但目前情況並非如此,年輕一代成了「青貧族」,花了更多時間及成本培養的人力資本,卻沒有反映在報酬上。
邱俊榮表示,過去希望藉由高學歷讓人力資本更好,這需要產業界的配合,但「廠商缺的是人力不是人才」,我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過程走錯了一步,就是技職教育的 沒落,現在不僅是「高學歷低就」的問題,更嚴重的是「高學歷不就」,年輕人想做的根本不是職場提供的工作,勞動市場供需出了問題,這是青年貧窮問題的根源。




***


1. 請看第一與第二則的資方嘴臉。

2. 從繳稅單來看,敝人和2008年相比,實質所得少了30%,馬英九,你的六三三謊言呢?




延伸閱讀:




 











---

Facebook留言板:

0 條寶貴意見:

張貼留言